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秋季养生:预防感冒

秋季养生:预防感冒

发布时间:2018-09-21 17:15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入秋之后,北京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空气清澈,天高云淡。从自然的规律来看,秋季是一个阳消阴长的季节。古人曾有“多事之秋”的说法,因此,在秋季要格外注意养生,预防各种疾病。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对秋季养生有着提纲挈领的论述,至今仍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指导意义。《黄帝内经》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秋季天气干燥,很容易引发咽干、咳嗽。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其中,咳指的是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指的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长时间或者剧烈咳嗽,会影响工作、休息,引发喉痛、呼吸肌疼痛,严重的有可能导致呼吸道出血。因此,咳嗽还真不能置之不理。

从中医来看,咳嗽有寒热之分,此时痰热阻肺的咳嗽相对比较常见。在配合使用清肺,止咳,化痰方法的同时,还需要格外注意饮食,特别是不能过多食用肥甘厚味,以免助长内热,导致感冒咳嗽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

儿童感冒须重视

儿童在波动的气温中,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感冒。感冒可以说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换季疾病之一。

中医将分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时疫感冒和暑湿感冒。对于孩子来说,秋季的感冒往往是体内有热为根本,外部受凉是诱因。这种感冒,一方面患儿会有发热恶寒的外感风寒症状;也会有咽喉肿痛,口渴等肺胃蕴热的表现。因此,治疗上需要解外寒,清内热。

“上医治未病。”比起孩子感冒后大人手忙脚乱,比起咳嗽迁延不愈,没完没了地吃药,更重要的是预防在先。对付疾病,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是关键。提高抵抗力离不开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饮食有节,适当运动,心情愉悦,都可以提高防御感冒等疾病的能力。因为秋天天气干燥,因此,居家还要注意加湿,保持居室空气湿润,有助于避免燥邪,同时,在感冒盛行的季节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孩子到人多空气不流通或是流行性感冒频发的地区,最大程度降低感冒风险。专家并不建议感冒之后要“生扛”,特别是老年人和孩子,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其他疾病,危及生命。

感冒咳嗽重在调养

俗话说:“春捂秋冻,杂病不生。”但是这句话还真是要看具体情况。“秋冻”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这是因为“秋冻”顺应的是从夏到秋的从热到冷、由酷暑到寒冬间的转变过程。但考虑到个人体质不同,老人、儿童以及体弱者,由于抵抗力弱,还要根据气温变化,尽早适当添加衣物,以免感冒。

公众在治疗感冒方面常常面临以下的误区:第一,滥用药。引起感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先分清自己的感冒到底属于那种类型的再对症下药。第二,不注重饮食调养。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在防治感冒咳嗽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饮食调养,建议多摄入一些养肺的食物和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等都适合感冒咳嗽的人食用。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