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人群 > 白领 > 【行走十六区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石景山篇:从炼钢变炼金

【行走十六区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石景山篇:从炼钢变炼金

发布时间:2018-10-06 16:37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40年前石景山区曾是闻名全国的钢铁基地。40年后,一路沿长安街西行,昔日粉尘飞扬的“钢铁巨人”已变声为空气清新怡人的高端绿色生态新区。目前,石景山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1.3%,人均公共绿化地为18.4平方米,在城六区里居于首位。

【行走十六区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石景山篇:从炼钢变炼金

“古城村”和首钢

石景山区的发展离不开首钢,如今新首钢园区正在加速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不仅是冬奥组委的办公区所在地,更相继建成了冬奥广场、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等景观。

距离首钢东门约7公里,东至玉泉路的一条“长安金轴”在石景山区转型中加速崛起,其中坐落在长安街边的京西商务中心,聚集了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天安人寿等总部型金融机构;位于西山八大处的全国首家服务于保险创新发展的主题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这座占地面积64.5公顷的园区聚集了寿险及财险总部、保险资管、保险电商等保险全产业链。

2013年,石景山区金融业首次反超工业成为第一产业,历经从“炼钢”到“炼金”的巨大蜕变,“钢铁巨人”华丽变身为“金融新秀”。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石景山区将落实好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石景山提出的“三区”定位,紧紧把握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新首钢高端产业服务区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的机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牵引,转型突破,开创高端绿色崛起新局面,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故事】古城村40年变迁 庄稼地里起高楼

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的京西商务区是国内最大的绿色三星建筑群,这片被石景山区居民喻为“高大上”的绿色建筑不仅可以过滤90%以上的PM2.5、每年节约用电60万度,同时还可以通过下凹绿地、蓄水池和透水地面,有效调节利用雨水……“这里被称作是石景山区转型高端绿色发展的新起点,而对于我们土生土长的古城村人来说,这里的变化更像是我们40年来生活变迁的一个缩影”,北京古城泰然投资管理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张国栋充满感触地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的前身就是古城农工商公司,现在这片时尚现代的写字楼和办公区40年前还是一片庄稼地,改革开放到现在,转居转工、搬迁上楼、集体经济摸索发展路径,一步步走过来,真心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以后一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最多的时候村里有30多家小厂子

位于石景山区中部的古城村曾经是一处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小村落,1969年中学毕业后回乡的张国栋成为了村里生产大队的一名普通队员,“改革开放前是计划经济,村里都是大农业,到了1978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大致意思我记得就是要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服务首都,富裕农民,我们村就开始了转型”,当时已经当上了农业大队长的张国栋带头开始带着村民搞起了副业,“也没有什么经验那时候,就是觉得能带着大家多挣钱就可以,开了一些小型加工厂,村集体的经济也比之前单纯发展农业的时候好了不少,到了80年代初,农村体制发生变化,成立了古城农工商公司,下属有12家分公司。”

1984年,已经成为古城农工商公司总经理的张国栋带着村民开始创办各类企业,“当时根据中央的精神和政策,国企央企都要带头拿出力量和技术支持农村发展,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得‘拿出点儿真东西’合作,当时我们和前门饭店合作在石景山开了一家燕城饭店,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吃住行都能服务到,这家饭店当时在京城西部也是红极一时”,瞅准了改革开放初期服务行业需求缺口大的形势,张国栋同党总支一班人带领村民还在石景山开了第一家汽车出租公司,“我们是和首汽合作的,一共有几十辆车,生意也都特别好。真是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还开了针织厂、翻砂厂、冷饮厂、服装厂、金属构件厂,那时候大大小小算起来,村里的各类厂子加起来得有30多家,小旅馆就有7个,别看这些小旅馆的住宿条件一般,也就相当于招待所级别吧,但是天天客满,因为地理位置靠近古城地铁,很多从外地到北京来跑生意的人都愿意住在我们这儿,因为价格实惠。”

李迎海也是古城村的“土著”,对于当年村里企业的发展盛况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我89年初中毕业回乡参加劳动,最开始在村里开办的阻燃剂厂当临时工,当时一个月就能挣70块钱了,特别高兴,后来又去了村里开的金属结构厂,主要就是给首钢做一些金属配件,因为是正式工,每个月能挣将近200块钱”,回忆起当时领工资时的心情,李迎海现在还觉得特给劲,“乡镇企业确实经营起来更灵活,我们当时就提倡多劳多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金属结构厂工作第二年,到年底一算全加起来挣了五六千块钱,那时候我父亲是首钢的八级工,一个月不过八九百块钱,而我一个才刚刚转正工作一年多的小年轻儿就能一年挣这么多,觉得自己特别牛气。”

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发展科技企业基地

红红火火的村办企业没有坚持太长时间,由于技术落后很难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古城农工商公司的大部分村办企业都相继关闭,集体经济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甚至有的村企业将厂房进行出租,过起了“吃瓦片”的日子。

时间进入到2000年,国家关于集体土地资源利用的政策让张国栋和村民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当时我们聘请专家对古城北边的那片空地做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专家建议我们可以建设一个中小科技企业基地”,这片后来被称为中关村石景山园南区的中小科技企业基地成为了100多家小微企业的孵化基地,发展顶峰时期每年总收入达20亿左右,上缴市区两级税收近2个亿,“靠着这个基地,我们每年收租金能有7000万左右,当时感觉摸索到了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好路子”,张国栋告诉记者,“也就是从这个科技企业基地开始,我们意识到集体土地是我们的最大优势,但绝不能成为低端的‘吃瓦片’,而是应该为那些带来高收益同时也是绿色高端的科技企业服务。”

2002年,古城村村民集体完成转工转居。2006年古城农工商公司完成转制,并更名为北京古城泰然投资管理公司,“以前是村民,现在是公司的股东,我们现在有400多名股东,基本上在职的每年分红能有10多万元”,更让张国栋感觉提气的是,根据国家关于进入城市的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政策,“可以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征自用用于集体经济发展,但不可出售,2013我们决定利用好古城西街西侧的那块集体建设用地,打造‘高大上’的写字楼项目。”

张国栋口中的这个“高大上”项目就是现在已经完成建设的古城创业大厦。在京西商务中心建筑群中,有我们2万平方米的一栋楼宇,现由侨梦苑项目整体租用。两个项目均已交给专业的物业公司负责打理。在发展高端经济载体的同时,去年在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中,古城集体土地上32万平米不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产业被疏解,“说不心疼是假的,尤其是当年曾经为我们解决集体生计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那个中小科技企业基地,因为地处棚户区改造范围内也被拆除了,不过我们有信心通过现在手里的这14万平米绿色高端建筑载体,获得比之前更多的收益”,张国栋告诉记者,“8月底我们还将在集体土地上开工建造一处租赁房公寓,主要就是面向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们,大约能够提供400套公寓房,都是能够拎包入住的,为入驻写字楼的那些企业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