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常识 > 名人养生 > 心平是最好的养生良方

心平是最好的养生良方

发布时间:2018-08-29 23:43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在江苏吴江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有着一位家喻户晓的年逾九旬耄耋老人,其身高不及1.5米,然不失精悍;其声不如洪钟,然发自中田之气;其步履不跨,然疾行似风;其身形瘦小,然端坐凛然;正所谓“坐如钟,行如风,立如松,睡如弓”。徐成忠,一代武术名医大家是也!

  一个夏日清爽的早晨,笔者驱车来到位于上海以西80公里的黎里古镇。在毗邻老街的一座悬挂着“徐成忠推拿诊所”牌匾的小楼里,笔者与徐老先生聊起了他的习武从医养生之道……

  甫一见面,笔者便惊讶于眼前被一大群身高马大徒弟簇拥着的瘦小的徐老先生,他如此的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不仅由衷赞叹老先生的道风仙骨。老先生笑容满面抱拳作揖道:“承蒙抬举,还行、还行!”徐成忠亦非凡人,自小习武,成人后行医,专攻伤骨科,于少林六合门内家拳和佟氏正骨法颇有建树。徐老先生介绍说,他的师父是老上海著名的武术和伤骨科名家佟忠义。“我二十一岁时,在上海拜师父习武学医,以前武术和伤骨科行医是连在一起的。过去老上海有四大伤科:石筱山、魏枝薪、王子平还有就是我师父佟忠义。从这四大伤科学成的伤科大夫,普遍都受到病家的欢迎。”

  谈及师父,老先生顿时双目放光,看得出,他极其崇拜自己的师父,说起师父的经历如数家珍。“我师父佟忠义那可了不得!他是满族人,出生在河北沧州一个武术世家,6岁就跟着父亲练武,年轻时在清宫里担任禁卫军的武术教官,还开过镖局。辛亥革命后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武术教官和伤骨科的大夫,四十多岁时到上海创立忠义国术社和伤科诊所,治疗范围有正骨伤科及针灸、推拿科,各种社会头衔许许多多。他告诫我们武德是什么?是‘爱国家,保国权;宁愿谨,勿诈虞;宁迂拘,勿放恣;守信义,重质朴。’师父还会写作,著有《武术之道》、《中国摔角法》等书籍。解放后任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伤科医师,上海市伤科研究所伤科顾问。曾任第六、七届全国体育运动大会上海市武术指导。”名师出高徒!有如此榜样的师父,徐成忠一直崇尚的“平和心态”为何会在其人生轨迹中根深蒂固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与笔者聊天过程中,徐老先生不时地会说到“心态平和”。他说人生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心平”。“现在到处都在讲‘养生’,我认为,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心平’。”徐成忠的“心平”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你看我已经九十一岁了还这么精神,就是因为心平,生活有规律。我以前都是早晨三点多钟就起床打拳,今年开始四点多钟起床,因为毕竟九十一岁了,年岁大了,稍微多睡会儿。起床后开始活动活动,练练拳脚,差不多两个小时左右。午饭后在躺椅上稍稍打个瞌睡,一个小时吧。晚餐后不超过九点钟就上床入睡。每天睡眠时间七个小时,但是睡眠质量很好的。我没有什么爱好的,麻将棋牌统统不会,酒也不沾,所以我的生活起居很简单,但是很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习惯自从习武后就形成了。”在饮食方面,老先生也是有规有矩。“我一般每餐一小碗米饭,年轻时也是每顿一小碗,从不暴饮暴食,蔬食为主,偶尔荤腥。”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徐老先生还是坚持每天将近一个小时的打坐和半个小时的练拳,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动静相宜,打坐是静,打拳是动。光静不动,容易积气;光动不静,容易走气,动静结合,才能气息相通。当然喽,动静是相对的,还要看年龄以及身体状况而定,没有定规的。”

  老先生的大儿子插话道:“我父亲现在还没有闲着,除了星期天,每周六天,天天上午为全国各地闻名而来的病人作针灸推拿。”徐成忠年少时跟着师父习武学医,将佟家祖传的伤科手法“推,拿,拗,捏,合,撑,拉,提,气,正”十字法运用得炉火纯青。问及老先生从医心得,他说:“我从二十一岁开始学医,至今整整七十年,师父的话我还记忆犹新:‘这个病是我能看的,我就看;不是我能看的,就不能看。’”见笔者面生疑色,老先生解释道:“我们不是跑江湖的庸医,看见有病人来怎么地也要让病人用掉点钱。我不是这样的,如果这个病人不是我力所能及的范围,我就不会接受诊治。前段时间有位从盐城来的老人,说浑身酸痛。我一把脉,马上就知道这不是伤骨科的问题,而是肾脏出问题了,而且病情很严重,建议到大医院检查。果不其然,这位病人是很严重的肾脏结石!如果我为了赚钱,开些没法根治的药方,岂不是贻误病情害人性命嘛!医生就要有医德!”笔者理解,徐成忠的“我能看就看,不能看就不看”恰恰是“心态平和”的最好注解。

  徐老先生虽是学医,但也同时跟着师父佟忠义习武,所以至今尚存习武者的侠义之道。在黎里古镇老街的水乡特色民宿“水岸寒舍”精品酒店,笔者听到了这样一则故事。“那天我们水岸寒舍酒店门口有一位妇女怀抱一个大哭不止的小孩,原来小孩子的手臂肩膀脱臼了。正好徐成忠爷爷经过这里,立刻三下五除二把孩子的肩膀复位了。孩子妈妈问他多少钱,徐老爷爷说如果我拿了你的钱,我就不是黎里人了!随后徐老爷爷开玩笑地说:‘你请我到水岸寒舍里面坐坐喝杯白开水那倒是可以的。’周围人都笑了。”老先生听了笔者转述的故事后也笑了:“这个故事是真的,其实我在镇上散步时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病人,动动手帮人家捏两把解除一时的不舒服,也是我的行医职责所在,要什么钱啊!”在徐成忠看来,心态的平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我的诊所里,很多时候病家看我年纪大了,作推拿时很用力,为了表示感谢,在支付就诊费时往往要多给一点,那我坚决不会多收的!卫生局规定我的执业范围收费标准,就要严格执行,多收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倒过来,病家因为种种原因诊疗费没带足,那没关系,有就给,没有就算了。”以笔者看来,老先生虽说不是高风亮节,但也实实在在,平和之心,必定给自己带来心平祥和的生活。徐成忠说,他的这种心平入静的心态,跟习武也有很大的关系。“我年轻时常常听我师父说,做我们伤科这行,一要有医德,二要有武德。师父说,医德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诊治水平上,在对待病人的态度上也要体现出来,跟病人要多讲笑话,如果你脸色铁板地对待病人,没病也要被你吓出毛病来!其实这也是一种心态疗法。”

  “心态疗法”,多好的比喻。“心平”,不也是徐成忠老先生这种“心态疗法”的养生之道吗?颜燕德 文/摄影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