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常识 > 名人养生 > 名人养生方法(2)

名人养生方法(2)

发布时间:2018-05-28 13:07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蜀相》一诗。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人们对诸葛亮壮志未酬而早仙逝的深切叹惋。

 

  从史书上看,诸葛亮早年在隆中,“躬耕陇亩”,“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大致身体还是不错的。但是自从受到刘备三顾之请,出来辅佐与魏、吴争雄之日起,他就抱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殚精竭虑,奋力邓驱,不再以自己的健康为意。特别刘备临崩,托孤授命,诏敕后主刘禅“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更感激涕零,决意效死。从此“政无巨细,咸决于亮”,他“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在军旅中常常是“并日而食”,三天两头顾不上吃饭。就这样多次出祁山,人“不毛”,伐中原,南征北战,五日休息,其身体的消耗可想而知。

 

  公元234年在渭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垒,司马懿故意和他打消耗战,相持百余日,使他“粮尽势穷,优恚呕血”,“烧营遁走人谷,道发病卒。”在此之前,诸葛亮曾发使至司马懿军中,司马懿绝口不提兵戎之事,却向使者探问诸葛亮的“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使者回答说:“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取食不至数升。”司马懿当时就说:“亮将死矣。”于是他便固守不战。结果,果然应了他的推测。

 

  诸葛亮殒于过分忧劳是无疑的。如果再进一步看,我们还可以发现,诸葛亮虽曾躬耕,终究还是一介书生。他虽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但史书上,不见讲他习武强身的记载。这样,50岁出头就难系重负,体力不支,指挥调度上也屡屡失算,直至“未捷先死”,就是难以避免的了。如果说诸葛亮的早逝,令人遗憾的话,这一点也该是其中之一吧。

 

  《龟虽寿》看曹操的养生观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称听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写的《龟虽寿》,是一首养生四言古诗,诗中所论述的养生见解,非常精辟。诗的原文是:“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承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这首养生诗共十二句,有三层意思。

 

  诗的开头四句是说,“神龟”的寿命虽然很长,但终究还是要死的;能够腾云开天的“腾蛇”,也难免要化为尘土,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当然也不例外。中间四句的意思是千里马虽然老了,终日伏在马棚里,但它的志向仍旧驰骋千里;有雄心壮志的人,虽然已经到了晚年,但他决不悲观失望,还要继续前进,有所作为。实际上,这四句是曹操在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当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53岁了,但他不怕衰老的威胁,仍然“壮心不已”、“志在千里”,决心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图大业。最后四句的大意是说人的寿命长短,不单纯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如果能注意保养身体,保持乐观的心境,是能够获得健康长寿的。

 

  首先,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看出,曹操的养生观是唯物的,是科学的。他认为人寿有尽,人的寿命长短,既有“天”的因素,而更为重要的后天的“养怡之福”。在1800多年前的曹操能有这种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寿命无穷,与天地终”之说,道家在这方面鼓吹更甚。在古代不少人认为人是可以长生不死的,所以很多人为了长生不死,到处寻仙丹,服石药。也有不少人认为,人世间的一切,包括人的寿命长短,都是由“天命”所决定的。在这种认识论和生命观的主导下,有的人放浪形骸,隐遁避世;有的人则求神拜天,以求天神赐寿,这样做更无益于健康长寿。而曹操则不想念这一套,坚信人寿有限,但不在天。

 

  其次,曹操的养生观充满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和曹操同时代的人,不少人都对人生抱悲观的态度,有的消沉身丧,有的纵情声色,还有的追名逐利。曹操却独树一帜,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由于他有这种豪迈的志向和宽阔的胸怀,因而也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他虽处于动荡不安、烽烟四起的乱世,而且长期驰骋沙场,能够享年65岁,也算是高寿了。

 

  曹操认为,“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也就是说,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物质营养和体格锻炼(养怡之福的养可作这种解释);二是要心情愉快(怡就是愉快的意思)。这些可以说是曹操自身养生实践的经验总结。

 

  健康长寿乃人之美好愿望,面对美好的生活,笔者奉劝人们为了健康长寿,不妨读读曹操的《龟虽寿》,也许从中会得到教益的。

 

  苏东坡的养生法

 

  众人皆知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一代文豪,他的诗,或自然流丽,或气势雄浑;他的词,豪放杰出,气象恢宏。

 

  其实,苏东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精通养生之道,他著有《上张安道养生诀论》,《续养生论》、《问养生》放款产。这就是尽管苏东坡一生道路坎坷曲折,饱尝艰辛,又为何年过花甲之后,仍然精力旺盛,双目炯炯有神的重要原因。

 

  苏东坡习惯用梳发健身。“羽虫贝月争翩翻,我亦散发虚明轩;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人霜蓬根。”意思是:在皎洁的月光下,我在空旷的轩阁上站立,散开长发频频梳理,直梳得头脑十分清醒、筋骨也越来越有力。寒风露气吹到白发根上,精神抖擞,痛快淋漓。

 

  茶历来为文人名士所喜爱,对着重颇有研究的苏东坡,对茶叶的作用也有不少独到见解,他在《论茶》中指出:“除烦去腻,世固不可无茶。”在牙膏、牙刷尚未问世的古代,他提出了食后用茶漱口的办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具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将茶叶与口腔卫生联系在一起。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