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原标题:郑州的菜市场PK果蔬超市 双雄并立,谁主沉浮?)

郑州的菜市场PK果蔬超市 双雄并立,谁主沉浮?

很多市民更愿意前往果蔬超市买菜

编者按

随着郑州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逐步推进,原来几乎随处可见的楼下、路边菜市场逐渐收缩,开始登堂入室进入正规有序的“大篮子”里。

在菜市场被“收编”的空窗期,果蔬超市乘势而起,隐约有超越之势。双雄并立,谁主沉浮?从目前形势看,也是各有所长。

河南商报记者 杨桂芳 周坤锋 实习生 时琳/文 记者 邓万里/图

也许是看到了菜市场生意略显萎缩,果蔬超市突然有了“揭竿而起”之势。

就在今年6月,郑州一区域相邻不远的两条街上忽然多出了三家果蔬超市,且两家比邻而居,携手站立在菜市场的入口处。另外一家则开在了菜市场的对面。

究竟是便利,还是其他原因,让卖菜这个行业忽然焕发出新的商机?

【现象】

果蔬超市爱和菜市场做邻居

近日,郑州市中原区董寨大街的不少市民发现,在董寨大街菜市场的另一头,突然多出了两家果蔬超市。

一家用高音喇叭在吆喝着:“今日特价,苦瓜五毛九,老南瓜五毛九,荔枝三块四毛九……”另一家则隔空呼应:“今日特价,今日特价,小冬瓜五毛九一斤,苦瓜九毛九一斤……”

两家果蔬超市相距并不远,只隔了三个店的距离,略显“嚣张”的是,它们居然和南侧的菜市场呈对峙之势。

而在冉屯路上,刚试运营的心一果蔬超市和开业不足一年的秋实源果蔬超市也是相距不远,紧邻着已经关闭的冉屯路菜市场。

在桐柏路上,开业不到半年的永辉水果超市,颇为大胆地选址紧邻董寨大街菜市场,而这个菜市场刚恢复营业,元气受损。

【走访】

一边冷清一边火热

市民们发现菜市场最近走起了“高冷”路线。

秦岭路、桐柏路等地多家菜市场入口处,则有着严禁电动车、自行车进入的标志,菜市场管理方用门柱阻挡,或者由专人把守。

菜市场内门店门头统一颜色、统一规格、序号依次排列,甚至连贴的二维码位置都是统一的,相当正规有范儿。

可是在7月8日、9日、10日上午,河南商报记者连续三天走访这些菜市场,却发现前来购物者寥寥,一个摊位前也就三四个人在挑挑拣拣。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距不远的几家果蔬超市里,熙熙攘攘的购物者在收银台前排起长龙。

“西红柿多少钱一斤?”一位老太太提着一小袋刚挑选出来的西红柿,准备称重结账。

“看标签,都有标价。”收银员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因为收银台处有十几个人等着他收银,且从上午8点多一直到11点左右,队伍都未见缩短过。

【声音】

卖了十几年菜

从没想过斗不过超市

王秀芝卖了十几年菜,现在她在秦岭路上卖菜也有五年多了。她说,菜市场生意最红火的时候,自己看店,老伴儿去进菜补货,有时还供不及。

“今年不行啊,以前一天能卖一千五六百元,现在只能卖五六百元,零头都不到。”王秀芝称,菜市场整体都不行了,生意冷淡,卖了十几年菜,从没有想

过斗不过超市。

“以前超市也卖菜,可人们不去那儿买菜啊,没想到现在世道变了。”她心里很是不服。

董寨大街菜市场的娄先生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举例说,自己精心挑选的豆角、青菜等,新鲜、无水雾喷洒,可是一天就卖十几把。

夏季,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也是价格最便宜的时候,菜市场里却走不起量来。

“以前夏天时,苹果、荔枝等卖得最快,一筐荔枝到晚饭前那会儿搬出来,一会儿就卖光了。”一位在菜市场做水果生意的女老板介绍,“现在啥都不敢进多了,客流量小,怕卖不掉落手里了。”

【探因】

菜市场逐渐“不方便”

生意受果蔬超市挤压

在娄先生看来,菜市场主要是方便周边居民。他所说的方便,一是进出自由,二是种类多、挑选方便。

“有的菜市场不让进电动车,一些下班回家的市民会觉得还得停车,就不愿意去菜市场买菜了;我们菜市场只让卖蔬菜和肉制品,不让卖鸡鸭鱼等,种类少了,客流量也少了,谁会在这儿买土豆,再去其他地儿买鸡?”娄先生说。

听到娄先生絮叨,隔壁一位女商户也凑了过来。她抱怨说,现在新兴的果蔬超市,蔬菜、水果、坚果甚至连进口食品等都一应俱全,价格上也在和菜市场“较劲儿”。

“当初大超市都抢不过菜市场的生意,没想到现在小超市把我们逼到这份上了。”她说。

“现在菜市场卫生环境好了,还有活禽店、五金店、熟食店等,过些时候店面会多起来,希望生意能抢过它们(果蔬超市)。”一位正在整理店内物品的店主说,在他家隔壁,有几家门面仍在闭店,等待转租。

相关报道

“菜篮子”相争 买菜人得实惠

河南商报记者 杨桂芳 周坤锋

实习生 时琳

对于菜市场和果蔬超市售卖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有人称同行是冤家,也有人认为利益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反而能共同进步,甚至衍生出更优质的服务。

农贸市场的转型和果蔬超市的智能化趋势等,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超市说法】

人多不盈利

果蔬超市不追求短平快

于果蔬超市来说,店面费、人工费等和菜市场比起来,看似并没有优势,可是,川流不息的客流则甚是让人艳羡。

鑫嘉园量贩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人流量虽多,卖的东西并不多,因为在这里就是两三根青菜也会售卖,可菜市场是按照一小捆扎好售卖的。因此,看起来买菜的人多,可卖出的东西并不多。

加上一万多元的店面费、人工费等,果蔬超市的盈利并不“火热”,只能说基本维持收支平衡。

心一水果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心一品牌本来是做素食餐厅的,衍生出来心一水果超市,由多年合作的经销商供应原材料,店面售卖的蔬菜水果等在品质上能得到保障,价格上又比菜市场要低,加上环境好、称重准等因素,自然比菜市场更吸引顾客。

“果蔬超市一般都是连锁店,讲究品牌,不会追求短平快的盈利模式,因此要说盈利,基本上不值得羡慕。”建设路上一家果蔬超市的店面经理说。

【市民说法】

周边菜市场关闭

养成买菜新习惯

“对于市民来说,去哪儿买菜,就图方便、种类多。”中原区农业路附近一居民杨女士一针见血。

她说,由于小区周边两家菜市场“关门”,自己只好去楼下便民超市里买青菜,不方便的地方是,在便民超市里无法买到活禽。

在她看来,果蔬超市是无法取代菜市场的,因为菜市场里的活禽、熟食、五金杂货等都是居民的日用品,而果蔬超市里不可能卖这些。

与杨女士不同,爱逛菜市场的位大妈很喜欢逛各种新开的果蔬超市。

“你看我在果蔬超市里买的豆角,一块五毛八一斤,隔壁菜市场卖两块五一斤。”位大妈提着一兜豆角,对做过比较后得出的正确选择很是开心。

果蔬超市多了,她经常货比三家,再决定去哪家买菜。渐渐地,菜市场对她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现在我基本都不去菜市场了,菜市场里比较脏乱,地面潮湿,味道难闻。”一位年轻女士说道。

【专家观点】

市民的菜篮子

谁抓住了谁就能取胜

河南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认为,菜市场与果蔬超市“双雄”并立是一件好事。

在他看来,菜篮子工程是政府为市民打造的惠民工程,也做得越来越好,只需要在前端加强监管,末端给菜农一些指导,更加合理化即可。

中华养生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