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健身休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涵盖健身服务、设施建设、器材装备制造等业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闽政〔2016〕3号)精神,加快我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健身休闲产业在建设健康福建中的积极作用,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休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市场机制日益完善,产业环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服务品质明显提升,融合发展更为紧密,消费需求更加旺盛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格局,产业总规模达两千亿元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发展空间更加充裕。建成覆盖全省、体系完善的健身步道(栈道)、自行车绿道、健身广场、健身休闲公园、登山步道等健身休闲基础设施。同时,建成30个山地户外营地(基地)、20个水上运动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5个省级航空飞行营地等专业场所。

  健身休闲消费更加活跃,品牌效应更加显著。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发展3~5家健身休闲俱乐部,全省形成100家以上的规模以上健身俱乐部,培育10家左右在全国具有较大品牌影响力的健身休闲示范企业。

  健身装备制造更加高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培育3~5家具有全国性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并在健身休闲装备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

  健身休闲赛事更加蓬勃,赛事体系更加丰富。培育2~3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打造5~8项全国性品牌赛事,打造20项省级品牌赛事、传统品牌赛事。

  产业示范基地更加多元,集聚优势更加明显。培育8~10个健身休闲类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30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成30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健身休闲运动项目发展。

  普及健身休闲项目。推广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跆拳道、气排球、太极拳、门球、徒步、路跑、骑行、棋类、钓鱼、广场舞、农耕健身、轮滑等适合大众广泛参与、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健身休闲运动项目,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农业厅,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扶持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咏春拳、五祖拳、白鹤拳、地术拳、畲拳、连城拳、武梅拳、健身气功、太极剑、龙舟、舞龙舞狮、脚斗士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保护、传承和弘扬区域传统体育文化。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民族宗教厅、文化厅,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发展户外时尚项目。推广登山、徒步、露营、骑行、攀岩、定向越野、丛林穿越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发展帆船(板)、赛艇、皮划艇(激流)、摩托艇、潜水(蹼泳)、冲浪、漂流、沙滩运动等水上健身休闲项目,推动运动飞机、热气球、滑翔、飞艇、牵引伞、动力伞、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航空模型等航空运动项目,培育滑冰、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及极限运动、电子竞技、电子飞碟、击剑、马术、高尔夫等时尚健身休闲项目,顺应个性化、品质化、专业化、体验化健身休闲消费升级的需求。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旅发委、质监局、民航福建监管局、民航厦门监管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二)拓展健身休闲赛事活动。

  完善赛事体系。打造国际品牌赛事、自主品牌赛事、特色品牌赛事、传统品牌赛事“四位一体”的赛事活动体系。做大做强环岛、环湖、环山马拉松、公路自行车等国际品牌赛事,大力扶持汽车摩托车越野赛、轮滑、冬泳、武术等自主品牌赛事,积极培育山地户外、低空运动、水上运动等特色品牌赛事。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健全赛事机制。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承办、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科学引领赛事品牌化发展。积极以购买公共服务实施体育赛事活动。对能够以社会力量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体育赛事活动,各级政府要提供交通、卫生、安保和宣传等保障服务。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财政厅、公安厅,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深耕赛事经济。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对住宿、餐饮、旅游、通讯、交通、传媒、会展、广告等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鼓励和支持赛事全产业链运营,提升赛事产业内外关联度。鼓励企业以冠名、合作、特许、广告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和运动队,开发体育无形资产。深化体育赛事文化创意内涵,丰富赛事文化产品体系。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三)丰富健身休闲用品有效供给。

  丰富产品品种。鼓励和引导企业对接健身休闲发展趋势,通过设计、研发和生产“微创新”,开发和生产各类功能型、时尚型、专业型、智能型健身休闲用品。支持企业针对健身休闲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鼓励中小微企业、运动健身俱乐部等紧盯细分领域和行业,强化特色产品、经营和服务,打造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满足个性化健身休闲需求。

  责任单位:省经信委、体育局、发改委,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提升产品品质。加强项目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和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健身休闲标准的制定。鼓励健身装备制造企业加快产品智能化转型,促进产品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集成和跨界融合创新。引导企业打造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自主品牌,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支持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通过管理输出、连锁经营、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品牌发展。

  责任单位:省经信委、体育局、发改委、商务厅、科技厅、质监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四)加强健身休闲设施建设。

中华养生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